1、發力方式
必須有目的性的起幅落幅,否則畫面晃動,即使你的雙手已經緊握控制器;其實Z終問題就在你的雙手,越是握緊手把,就無心顧及搖臂的運動方向,產生臂身晃動。
所以建議嘗試自己習慣的發力方式進行以下的練習。
2、兩點一線的搖臂臂身單一運動
設置兩個被攝主體,不使用電動云臺,鏡頭固定在一個方向,起幅在A物體,勻速或勻加(減)速運動搖臂落幅在B物體,大景中景特寫逐步練習,做到畫面無晃動痕跡。
3、固定單一物體
設置一個被攝主體,同時運動搖臂和電動云臺,使鏡頭畫面不離開被攝主體;大景中景特寫逐步練習,做到畫面無晃動痕跡。
4、運動主體跟蹤
奔跑的人或車,通過搖臂的運動和電動云臺的轉動跟拍被攝主體,要“眼觀六路”,預測運動主體的行進軌跡,使鏡頭畫面不離開被攝主體;大景中景特寫逐步練習,做到畫面無晃動痕跡。
5、景別變化練習
設置一個被攝主體,景別變化同時運動搖臂和電動云臺;做到景別變化過程有目的性和觀賞性,畫面無晃動痕跡。
6、節奏控制
設置一個音樂環境,要“耳聽八方”,根據音樂的跌宕起伏,控制搖臂和云臺的運動速度,選擇搖臂的運動軌跡,使畫面和音樂能完美結合,節奏一致。比如,歌曲《飛得更高》:“我要飛得更高”一句,不能用“大景—中景—特寫”來表現,更不能從俯拍到仰拍來詮釋。
節奏控制得當的一個鏡頭不管在現場直播還是后期制作,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。
7、多變的節目類型
嘗試不同的節目類型,熟悉節目行進的方式;足球、籃球、集體舞蹈、戲劇等,它們都需要有專業的、獨特的拍攝手法。
8、返監監視器的充分利用
返監監視器采用導播的播出信號,可以由切換臺、錄像機輸出至搖臂;此信號既能讓搖臂攝像師穩定住自己的信號,又能看到是否有妨礙其它機位,還能模仿其它機位來應急調度失誤。
這也要求攝像師了解導播的工作。
在沒有返監監視器的情況下,需要攝像師自己觀察各機位的工作范圍,隨時避免搖臂穿幫出現在播出畫面里
阿里巴巴 | 手機網站 |